炭黑產業網據飼料研究消息,“山東省目前肉鴨飼料已基本實現玉米、豆粕‘零使用’,生豬后期飼料用量也顯著減少。”在農業農村部近期召開的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工作推進視頻會上,山東省畜牧獸醫局二級巡視員杜明宏說。
山東省的“減豆”成果,是豆粕減量替代行動取得良好效果的體現。2021年,全國養殖業消耗的飼料中豆粕占比降到15.3%,比2017年下降2.5個百分點,節約豆粕1100萬噸,折合大豆1400萬噸,相當于1億畝以上耕地產出。在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平均水平一半的我國,豆粕減量替代對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
但是,飼料中豆粕占比降到15.3%并不是終點,“減豆”空間仍然存在。
龍頭企業走在“減豆”前列
從目前養殖業豆粕減量替代情況來看,全行業豆粕用量占比、規模企業豆粕用量占比、龍頭企業豆粕用量占比有較大的差別,這些差別意味著豆粕減量替代行動“學有榜樣”。
首先,規模養殖企業豆粕用量占比低于全行業豆粕用量占比。據統計,2021年全國33家百萬噸以上規模飼料企業生產的配合飼料中,豆粕用量占比平均為11.8%,比15.3%的全行業平均水平低3.5個百分點。這意味著全行業豆粕用量占比有待進一步降低,特別是一些中小企業,通過轉變觀念、提升技術、改進配方,降低豆粕用量占比的空間更為寬廣。
規模企業之中的一些大型農牧企業,也是行業龍頭企業。他們在豆粕減量替代探索中走在前列,其豆粕用量占比更低一些。
據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秦英林介紹,牧原目前豆粕用量占比僅為7.8%,豆粕減量達到了584萬噸。
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同樣在“減豆”上取得顯著成效,2021年減少大豆用量約141萬噸,2021年1月—2022年7月,溫氏飼料配方中豆粕月度占比均低于10%,最低為2022年3月,豆粕占比為4.29%。
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薛華表示,海大目前將保育階段豬飼料配方豆粕使用比例降為12%左右,生長豬、小豬飼料最低降至8%,部分育肥豬配方已經能夠實現零豆粕。
蛋白質夠用就好
20世紀90年代起,我國工業飼料生產快速發展,受各種因素影響,國內養殖業開始主要用玉米、豆粕作飼料。對玉米豆粕型飼料配方的依賴,導致國內大豆進口依賴不斷增強,又由于豆粕蛋白質含量豐富,一些養殖戶和飼料生產經營者形成了片面認識,即認為飼料中蛋白質含量越高越好。
實際上,飼料中蛋白質夠用就好,過高只會造成浪費。動物生長需要蛋白質,主要是為了獲取所必需的氨基酸。使用常規原料配制飼料,要保證所有必需氨基酸都滿足動物需求,就不可避免導致飼料中蛋白質過剩。而通過在飼料中添加使用工業合成氨基酸,補足原料中的短板營養元素,就能夠有效降低飼料中的蛋白用量,避免了蛋白質的浪費。
據了解,溫氏集團利用低蛋白多氨基酸平衡技術,在雞、豬、鴨配方中添加5-7種氨基酸,粗蛋白降低1-2個百分點,豆粕用量占比下降約3-6個百分點,環境中氮排放減少10%-20%,配方成本每噸降低20-50元。
推廣低蛋白日糧配方,氨基酸生物發酵技術成為關鍵之一。據了解,牧原從1993年起就陸續引入賴氨酸、蛋氨酸、蘇氨酸等產品,目前正在開發氨基酸的生物發酵生產技術,降低氨基酸成本。“牧原下一步目標是結合氨基酸的應用,持續降低豆粕用量占比,從當前的7.8%到5%、3%、2%、1%,直到無豆粕養豬。”秦英林說。
非常規飼料原料開發潛力大
在我國畜禽飼養歷史中,豆粕作為主要飼料僅有幾十年的歷史,并非天然的主角。在糧食安全大背景下,結合大豆價格高企的市場現實,開發非常規飼料原料,從飼料成本和營養角度看,完全可以相當程度地替代豆粕。
為加快飼料蛋白替代資源挖掘利用,農業農村部開展了餐桌剩余食物飼料化定向使用試點、毛皮動物屠體飼料化應用試點,推進死亡畜禽胴體水解復合氨基酸產品的飼料化應用安全性評估。
各地也正在因地制宜開發各種飼料資源。杜明宏介紹,山東省在開發利用林草、微生物、昆蟲等飼料資源,發展生物發酵飼料和飼料原料預處理技術,提升糧油加工副產品及其他雜粕、農副產品下腳料等飼用比例。
在山東省內,各地區還在根據自身區位和產業優勢開辟飼料原料來源,如濰坊、青島、臨沂等市充分挖掘經濟作物種植加工優勢,利用發酵果渣、蔬菜尾菜等廢棄物發酵生產飼料原料;臨沂、泰安等市發展蛋白桑、菊芋、構樹等林草種植加工飼料;濰坊、臨沂等市還積極發展屠宰副產品生產動物油脂、肉骨粉,代替能量和蛋白飼料。
廣東省則充分利用南方多樣的農作物資源,拓展本土原料來源,嘗試開發豆渣、菠蘿渣、荔枝渣等非常規飼料資源,并開展地方性可利用飼料資源調查評價工作。據悉,廣東省今年1—8月飼料工業大宗原料豆粕消耗量一改往年持續增長的態勢,豆粕使用量同比下降5.67%,雜糧雜粕類使用量增長明顯。
在飼料生產企業和養殖企業中,越來越多非常規飼料原料被納入到飼料配方中。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表示,公司的原料配方數據庫包含200多種非原糧類飼料原料和30多種非豆粕類蛋白質原料。
發展優質飼草產業,同樣可以減少牛羊養殖過程中玉米和豆粕用量。農業農村部制定印發的《“十四五”全國飼草產業發展規劃》,持續推進糧改飼,增加青貯玉米、苜蓿等優質飼草供給,也是在助推“減豆”行動,減少牛羊養殖精飼料消耗。
(原標題:飼料“減豆”空間依然寬廣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