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炭黑產業網】7月21日消息,濟源鴻辛橡膠復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在橡膠材料領域又有新動作。
2024年,該公司已在113A廠房成功打造了一條具備年產1萬噸納米橡膠復合材料能力的生產線。
如今,該公司計劃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擴建。此次擴建將新增一條產能達1萬噸/年的水基全配方濕法混煉橡膠復合材料生產線。
原料方面,從單一的天然膠乳調整為天然膠乳與合成膠乳相結合,同時添加多種填料助劑,烘干后,可產出符合客戶特定需求的母膠。
此外,還新增了后續的機械塑煉膠工藝,此舉能有效提高橡膠的可塑性,最終得到的片狀塑煉膠可直接滿足客戶后續的硫化成型需求,成功規避了傳統三段式混煉工藝能耗高、污染大的弊端。
據炭黑產業網了解,為確保新生產線工藝參數和配比的精準性,該公司計劃在現有的113A廠房內增設一個小試平臺,通過一系列實驗來確定最佳方案。
同時,公司還租賃了兩個閑置車間用于項目推進,其中在113廠房建設一條1萬噸/年的全配方納米橡膠復合材料生產線,在122廠房建設本項目的配套(白)炭黑漿料生產線。
(圖源:鴻辛橡膠濕法混煉橡膠環評報告表)
據炭黑產業網了解,由于白炭黑粒子比表面積較大、表面自由能高、表面原子數目多且極不穩定,易與其它原子結合,因此當白炭黑用量較多時,采用傳統干法煉膠工藝很難使白炭黑均勻分散到橡膠材料中。
濕法混煉技術是將經過預先加工的炭黑、白炭黑等填料制成水分散體,在液態下與橡膠膠乳充分混合,再經凝聚、脫水、干燥等過程生產橡膠混煉膠的方法。建設內容實現了白炭黑等助劑的混煉在液相中進行,分散性和均勻性提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