㈢.涂料用炭黑
⒈炭黑在涂料中的作用
涂料對其顏料的要求,除顏色以外,還對其著色力、吸油量、水分、水溶性、pH值、相對密度、粒子形狀大小、耐溶劑性、耐化學品性、耐候性、無毒無公害性、分散性等有不同的要求。炭黑在物理方面活性很高,但在化學方面則是不活性的,因此其耐候性和耐化學品性好。炭黑的黑度和著色力高,價格穩定,因此是涂料工業不可缺少的黑色顏料,常用于建筑、汽車、鐵路車輛和船舶用涂料中。炭黑除用于黑色涂料外,還作為調色顏料應用于灰色及其他顏色的涂料中。
⒉炭黑的基本性能
⑴黑度
黑度是涂料用炭黑的主要指標,當用于黑色涂料的著色時,例如黑色汽車面漆,要求所用炭黑黑度愈高愈好。當將炭黑用于調色時,黑度太高添加量太少,反而容易引起不同批次的涂料產品產生色差,故要求使用黑度較低的炭黑。
炭黑的黑度即炭黑吸收光的程度,光吸收愈多,光反射愈弱,炭黑及其著色物質的黑度就越高。由于光吸收作用在炭黑粒子內部(準晶體碳晶格中)產生,當炭黑在涂料中濃度為一定時,炭黑粒徑越細,同樣容積中炭黑粒子數也越多,光吸收也越強,黑度也越高,而用粒徑較粗的炭黑,光反射較多,即使增加炭黑濃度,使同樣容積中炭黑粒子數增多,但光反射仍較多,黑度仍較采用細粒子炭黑的低。
炭黑的聚集體會產生光散射作用,當炭黑結構高時,聚集體的光散射增強,從而也會降低光吸收的程度即降低黑度。
⑵著色力
著色力(著色強度)是將白色或彩色顏料和炭黑混合時,炭黑的著色能力。也就是炭黑使混合物系光吸收作用提高的程度。這一特性取決于炭黑和顏料的配量比和炭黑本身的性質,當配量比一定時,某一炭黑的著色能力即為其著色強度,在涂料行業中習稱為著色力。炭黑粒徑小,結構低,差色力就較高,然而當粒子小于20m時著色能力不再上升,甚至下降,其原因如下:
粒徑過小難分散,形成較大附聚體。
一粒徑小的炭黑,被粒徑較大的顏料粒子遮蔽。
粒徑小于20nm時,涂膜的透明度增加。
如將炭黑按不同配最比和一個白色顏料混合時,可進行淺灰、 灰色、深灰和黑色著色,如欲將一種顏色略微調暗些,則可用炭黑調色。一般采用著色強度較低的, 也就是粒子較大的炭黑來調色,因為使用高著色強度的炭黑來調色時,添加量很小,添加量的細小誤差對配出的顏色影響就很大。
⑶色調(色相)
“炭黑粒子”隨粒徑減小而減弱的光散射還會影響色調。用細粒徑炭黑進行表層黑色著色能產生淡藍色調,它能進步增強高色度視覺印象。用粗粒徑炭黑著色則會產生棕色色調。
可見光射入炭黑“飽和色”(不透明)著色層中時,炭黑粒徑越細,短波藍光的散射比長波紅光更強。由于紅光散射更弱,便能更深地射入著色層,而藍光散射更強,它能更強地產生回散射,從著色層中向外反射。
觀察用炭黑著色的透明層時,色調關系恰好相反,隨著炭黑粒徑減小,可見光中散射強的藍光射入著色層較少,而從另一面透射而出。因此由于缺少藍光,透明層則更顯棕色色調。
進行“白色混合著色”(調色)時,得到的結果與觀察透明層中飽和色著色的情況相同。使用細粒徑發黑時,可見光藍光部分側向散射較強,從而使余下的紅光引起黃灰色色調。相反,前述用來“調色”的粗粒徑炭黑特別是粒子較粗的燈煙炭黑卻會引起藍相色調。
除粒徑外,炭黑的結構也會對色調產生影響,結構較高的炭黑和粒子較粗的炭黑會產生相似的影響。